《通勤梦魇:东京地铁与机器的人类学》(探索人机集体生活的新未来)不是绝对的服从或控制,而是不断相互协调与适应,人类与技术成为“伙伴”迫在眉睫!

    《通勤梦魇:东京地铁与机器的人类学》(探索人机集体生活的新未来)不是绝对的服从或控制,而是不断相互协调与适应,人类与技术成为“伙伴”迫在眉睫!

     

    编辑推荐

    聚焦与打工人息息相关的技术场景

    拥挤的人流、沉默的车厢、无情的时刻表、不容违抗的电车礼仪、错过末班车后的“临时避难所”、司空见惯的车厢性骚扰、频繁发生的跳轨事件、伤亡惨重的脱轨事故……聚焦于疲惫却熟悉的通勤场景,挖掘日常困扰和焦虑背后所蕴含的人机关系问题,引发大众读者的深刻共鸣。

    颠覆对人机关系的认知,指明技术的发展方向

    摆脱技术悲乐观主义等传统技术技术哲学框架,抛弃人与机器的二元对立,打破“人的本体论”思维,思考什么样的机器是好的机器,什么样的技术是好的技术。要使机器或技术更具效率,完美的结构、绝对的精确以及对系统的遵从或许都不是最为必要的条件,而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持“不确定性”,以及人与机器间相应的融合互动的策略才至关重要。

    内容简介

    东京通勤铁路网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技术基础设施之一,塞得满满的车厢和那些遵守纪律的通勤乘客也是其中为人称道的“特色”。本书作者细致入微地透视了东京通勤铁路网,向我们展示了,融入一种一直在超负荷边缘运转的系统将如何对一个共同体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严重不良影响,但与此同时,融入这种系统也创造了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本书是对东京通勤经验、历史和文化的一次富于创新性的民族志研究。与此同时,它也试图通过我们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我们可能的生态学未来进行思考。未来,随着大城市人口增长,更多的基础设施甚至地球本身都要超负荷运转(就像东京地铁一样),我们需要思考这种运转,思考我们与这些科技设备、基础设施和机器如何共存的问题。

    作者简介

    迈克尔·菲什(Michael Fisch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菲什的研究横跨了社会文化人类学、科学以及技术研究等多个学科。他关注在自然不断变化的概念、文化以及影响了沉浸式科技媒介体验的科技创新,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获取正版《通勤梦魇》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10-0108:55: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51001084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