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近代东亚的卫生与政治》口罩,诞生于知识和苦难相遇之处。一部口罩史,半部东亚卫生史。一片小小的口罩,蕴含了东亚世界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演变。

    《口罩:近代东亚的卫生与政治》口罩,诞生于知识和苦难相遇之处。一部口罩史,半部东亚卫生史。一片小小的口罩,蕴含了东亚世界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演变。

     

    编辑推荐

    1. 一部口罩史,半部东亚卫生史。从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1921年东北鼠疫,到“新冠疫情”,口罩出现在几乎每一次重大卫生事件中,它不仅是防疫的工具,更是医疗知识传播、身体管理与社会秩序建构的象征。

    2. 戴上口罩才能够正当地咳嗽?医疗现代化原来是这样推进的。疫病当前,呼吸之中暗藏危机,不随地吐痰、戴口罩的卫生文明宣传经历了漫长的普及过程,对口罩态度的变化体现了百年来东亚社会在面对传染病时的医疗体制变革与现代化诉求。一片看似简单的口罩,蕴含了国家、社会与技术如何共同面对传染病挑战的复杂历史。

    3. 一片小小的口罩,蕴含了东亚世界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演变。“伍连德口罩”不仅是防疫手段,更是清政府稳固地区主权的现代性工具;日本学习西方,早早引入口罩,却直到鼠疫来临才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而在韩国,因被认为携带殖民记忆,口罩长时间被大众抵制。口罩的普及不仅仅是医学、科学知识宣传的过程,也是政策力量、社会舆论等公共博弈的结果。

    4. 重新审视后疫情时代的沉重注脚。口罩这一普通之物承载着太多鲜活的集体记忆,引发我们重新思考社会治理、技术政治等重要问题,如果我们能更早一些理解口罩的历史与意义,也许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更好地理解集体的困境与脆弱。

    口罩诞生于医学、运用于苦难。不管是针对传染病防治还是防范空气污染,带上口罩,就能如此鲜明地展示人类对“呼吸洁净空气”这一最基本的公共问题的介入。口罩不仅仅是医疗用品,更是一种象征,象征国家可以管理我们的呼吸,干预我们的身体,不断重塑公共秩序。

    《口罩:近代东亚的卫生与政治》以口罩为线索,深入挖掘近代东亚社会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疗实践,描绘卫生与政治的互动,展现国家与个体、国家与国家之间微妙的政治图景。通过追溯历史,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口罩如何诞生,更能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在面对“非典”“新冠疫情”时或相似或相异的应对。

    在关于疫病的记忆仍然鲜活的时候,在对疫病的创伤恍如隔世的时候,这一部关于口罩的物质史或许能够解答许多问题。始于东北雪原的卫生革命,最终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编织成我们与病毒共处的现代性记忆。它既遥远,又无处不在;既是历史,也是当下。

    内容简介

    口罩,这件如今深刻嵌入我们生活习惯与生命记忆的医疗用品,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现代口罩诞生于19世纪末,随着20世纪初香港鼠疫、东北鼠疫、西班牙大流感等数次疫情的暴发,口罩在政府政策、现代医学与社会思潮的角力下,作为政府与医学界宣传推广的防疫用品,在中、日、韩等东亚地区推广开来。

    口罩的普及不仅仅是医学、科学知识宣传的过程,也是政策力量、社会舆论等公共博弈的结果,对这件物品的探究揭开了近现代政治、文化、社会史的沉重一角。

    作者简介

    张蒙,现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科学技术史博士后。曾任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医疗史,旁涉东亚科技史。

    获取正版《口罩》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09-2708:55: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50927084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