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日本精神医疗乱象》(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他们是危险的生物,所以用蛮力对待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误诊、过度用药、滥用身体约束、强制入院…… 编辑推荐 写作《日本精神医疗乱象》时,作者佐藤光展有超过十五年的医疗记者经验,多次报道精神医疗现场不合规、不合理的现象。为“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离开读卖新闻社后,佐藤光展积极地投身支援精神障碍患者的活动。他深入关注精神医疗话题长达二十余年。 本书从误诊、过度用药、滥用身体约束、强制入院、研究造假等几个方面,结合实例,批评了日本精神医疗存在的问题。书中,有不负责任或学艺不精的精神科庸医,... 2025-10-14评论 阅读全文
历史 《从内卡河到扬子江:一位德国医生的中国岁月》百年来首次出版,用史料还原一个医生的一生。德国医生保罗·阿思密的后人根据阿思密在中国期间拍摄的照片资料和报告、日记等文字材料整理、编写而成。 内容简介 本书为德国医生保罗·阿思密的后人根据阿思密在中国期间拍摄的照片资料和报告、日记等文字材料整理、编写而成。 保罗·阿思密于1900年首次来到中国,并进行了一次从北到南穿越中国的旅行。1906年他又来到中国,乘船逆行长江到达重庆,开办了重庆第一家德国现代医院——大德普西医院。后来与中国女子结婚,彻底在重庆扎根,还开办了私人诊所,逝世并葬于重庆。他不仅在重庆医治病人,还去医学堂授... 2025-10-14评论 阅读全文
历史 《庆丕回忆录:我与中国海关(1874—1921)》西方人亲历晚清巨变,“惊扰古老中国的伟大骨骼”。接触近代史大人物,亲历重大历史事件,一份近代史微观切片。 编辑推荐 中层职员的海关职业生涯,折射近代海关发展史。庆丕以生动的笔触回忆了海关内部事务和派系。作为赫德爵士的下属,庆丕以不同以往的角度记录了赫德爵士的行事风格与个人性格,不乏对上司的埋怨与“吐槽”。 西方人在晚清中国,一部口岸城市外国人社群生活史。本书记录了庆丕在中国任职四十七年间的生活细节,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生动地捕捉了十余个重要口岸城市的风貌,在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中展现异乡... 2025-10-13评论 阅读全文
历史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对“古文运动”既往研究的框架与范式作出谱系式梳理的基础上,标举“士大夫文学”,敏锐地抓住了唐宋“古文运动”与此前、此后文学“运动”的不同 内容简介 唐宋“古文运动”在文学史、思想史、儒学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书在对“古文运动”既往研究的框架与范式作出谱系式梳理的基础上,标举“士大夫文学”,敏锐地抓住了唐宋“古文运动”与此前、此后文学“运动”的不同,强调科举制度产生的士大夫精英构成的唐宋社会与文学的特殊性,对古文运动重作定义,对其发展历程重作分期,着重阐明如 “古文运动”与新儒学、贤良进卷、苏辙与“古文运动”的关系等命题... 2025-10-13评论 阅读全文
历史 《冷月孤灯:唐浩明读史随笔集》唐浩明四十年来随笔精选,解读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和他的朋友圈,揭秘历史小说的创作心得和背后的精彩故事 编辑推荐 唐浩明四十年来随笔精选,解读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和他的朋友圈,揭秘历史小说的创作心得和背后的精彩故事。 内容简介 曾国藩为什么不做皇帝?曾国藩是汉奸卖国贼吗?曾国藩是如何识人用人的?曾国藩晚年位极人臣时为何深感痛苦与无奈?梁启超向曾国藩学习什么?……唐浩明四十年来随笔精选,解读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和他的朋友圈,揭秘历史小说的创作心得和背后的精彩故事。 作者简介 唐浩明,1946... 2025-10-12评论 阅读全文
历史 《清承明制: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透过幕府、镖局、塾师、僧人尼姑等组织、群体,呈现明清世风世情 编辑推荐 1.明清史研究专家陈宝良关于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的创新之作。陈支平、常建华、冯贤亮一致推荐,常建华盛赞其为“一部多有创见且很有可读性的明清社会史新论”。 2.从社会史、文化史而非政治史视野,重新论证“清承明制”这一经典命题。深入剖析繁难的地方治理、好讼的社会氛围、世俗化的社会群体、变动的社会秩序等世间百态,极大地丰富了明清历史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展现了一种“清承明制”传统论... 2025-10-11评论 阅读全文
历史 《刑案里的中国史》21起大案 7部律法 跨越2000多年 从历史学、法医学、侦查制度等多维视角, 讲述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史! 编辑推荐 1.解锁古代破案高能现场!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古人的破案手段超乎你想象! 秦朝竟然也有“朝阳群众”?古人也会争遗产?古代怎么判决遗产案?三国中最恐怖的刑法居然在孙吴!用儒家经典来断案,能行得通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到魏晋怎么变成了“刑不上大夫”?宋朝时期就已经有律师了? 古代没有高科技,但智慧就是最强大的武器!穿越时空,在书中解锁古代破案高能现场,看古人如何运用痕迹鉴定... 2025-10-10评论 阅读全文
社会科学 《世界不是平的:地理与人类的命运》世界不是平的,我们比自己所认为的更加受制于地方的力量。 语言、宗教、疾病、性别、权力……这诸多因素带来的沉重枷锁,我们该如何挣脱?在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的时代,重新评估地方对人类命运的重大影响 编辑推荐 ★ 在21世纪已经过去1∕4的今天,重新审视地域差异与人类千差万别的生活状态之间的重大关联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加速发展,到了世纪之交时,全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有一种声音愈发流行:世界是平的,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将弥合地区之间的差距,地理位置对人的束缚将越来越弱,每个人都有机会摆脱命运的束缚。然而21世纪已经过去1∕4,技术也在继续进步,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 2025-10-08评论 阅读全文
历史 《有为有守: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一部了解近代知识人无法绕开的书。勾勒中国知识分子黄金时代的文化地理版图,网罗民国文化名流的“朋友圈”。 编辑推荐 血缘、地缘、学缘,在“士绅社会”向“知识人社会”的近代转型中, 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地理版图是何种样貌? 社会文化的结构性变迁如何推进和制约了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 聚焦知识分子聚散分群的地理纽带,重现知识分子文化生产的空间网络 许纪霖、瞿骏、宋宏、王晓渔、王儒年、唐小兵、储德天、郑志峰两代学人耕耘,打造知识分子社会史论域开拓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1895—1... 2025-10-08评论 阅读全文
社会科学 《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增订本 从一器一物中透视明代社会风俗与人情世态,为《金瓶梅》提供独特的物质文化视角 编辑推荐 1.以名物学为方法,以微观视角打开《金瓶梅》的小说世界,汇通文史,重构明代社会肌理。 2.书中近二百幅文物图片,多为作者走访国内外博物馆、参观展览所摄,图文并茂,精彩纷呈。 3.新版对全书作了修订,增加一篇长文,增换近百幅插图,作者另撰写了增订版后记。 内容简介 《物色:金瓶梅读“物”记》是一部结合了名物学与文学研究的开创性著作。全书聚焦出现于《金瓶梅》小说中的金银首饰(如... 2025-10-07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