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规则: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一部关于工程标准的技术史与商业史,揭示全球竞争的核心密码。

    《制造规则: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一部关于工程标准的技术史与商业史,揭示全球竞争的核心密码。

     

    编辑推荐

    1.了解标准化制定的历史脉络:
    这本书通过详细的史料和案例,带领读者探索了从1880年以来的标准制定历程。它不仅关注了工程技术的专业化发展,还揭示了民间工业标准如何逐步形成并影响到全球产业。通过本书,可以清晰地看到标准如何从专业化的工程需求,发展为跨越国界的民间组织协作,再到如今影响全球市场和技术的关键要素。这样的历史脉络,不仅有助于理解标准制定的过去,更能为洞察其未来趋势提供宝贵视角。

    2. 洞察标准背后的博弈与影响:
    标准制定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更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充满博弈的过程。此书深入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标准制定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力量交织。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如何参与并影响国际RFI/EMC标准化的过程,就充分展示了标准制定中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博弈。这样的分析,不仅让读者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更能体会到其背后的复杂性和影响力。

    3. 把握当代标准制定的新趋势与挑战: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标准制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此书通过探讨计算机网络如何开创标准制定的新纪元,以及近年来W3C网络加密API标准的制定过程,让读者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当代标准制定的最新动态。同时,作者还关注了质量管理和社会责任自愿标准等新兴领域,揭示了标准制定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新角色和新使命。这对于希望把握未来标准发展方向的读者来说,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从螺纹到集装箱再到电子阅读器,几乎我们用的所有东西都受到标准制定进程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制造业到互联网,此类标准与世界经济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息息相关,本书回顾了标准化的全球发展史。两位作者认为,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有三次技术标准化的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工程师制定了可以被制造者广泛采用,同时满足公司客户需求的有用标准,催生了跨越政治和民族边界的标准化运动。第二波浪潮的结果之一是集装箱的标准化,这极大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全球市场的整合;第三波浪潮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新一代的标准制定者为互联网和网络提供支持,同时运用制定标准的程序来控制日益全球化的经济中可能出现的社会和环境危害。两位作者基于三个大洲的档案资料,探讨了催生标准化运动的积极理念、实现这些理念的尝试,以及标准化运动在今天面临的挑战。

    标准是在今天的经济中几乎隐形,却与国家和全球市场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基础设施,在今天的国际形势和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标准之争与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息息相关,本书有助于读者从技术规则的角度理解百年来的历史和标准化的重要意义,理解商业、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乔安妮·耶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杰出教授。研究电子通信技术,以及通信和信息技术与机构、管理方式、技术互动的历史。 韦尔斯利学院国际关系教授,曾任国际研究学会会长、联合国制度学术研究会会长。

    获取正版《制造规则》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08-3108:54: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50831084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