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混沌无光”到“万家灯火”,千万年来的文明史也是人类创造“光”的历史。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对古人田园生活的一种想象。众所周知,在电气时代来临之前,古人想要在夜晚获得稳定的光源是一件艰难且昂贵的事情。然而,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尝试,从高悬夜空的星河与明月,到远古山洞中点燃的篝火,再到古代文明城市中长明的各种油灯、火炬,始终在长夜中发出光亮,使得古人如今人一样拥有独特的夜间生活。
那么,远古文明的夜晚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不同于以往关注于古人日间生活的研究著作,本书专注于古文明的夜间世界。入夜的黑暗是印刻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源泉,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黑夜总是代表阴郁、邪恶、混乱与死亡,唯有神圣的光明能够将其驱散。因此,夜间是一个天然的临界场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与迷思,也更适宜举行一些有关信仰的仪式。
这本实验性论文集以新颖的夜间角度审视了古代文明,呈现古代夜间活动所创造的辉煌景观,打破读者原有的古文明印象,重新塑造出更具活力、更具冲击性的真实感受。
内容简介
本书由多位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的15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是“夜晚考古学”专题的第三本文集,主要探讨埃及、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北美洲及南美洲等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均围绕着一个独特且浪漫的主题——千百年前,古人如何照亮并体验夜晚?
以往的考古研究与历史科普往往只讲述白天的历史,甚少涉及古人与黑夜的互动。入夜的黑暗是印刻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源泉,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黑夜总是代表阴郁、邪恶、混乱与死亡,唯有神圣的光明能够将其驱散。因此,夜间是一个天然的临界场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与迷思,也更适宜举行一些有关信仰的仪式。
本书以9种古代文明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量古代遗迹、文物、壁画、文献及口述史的研究分析,还原出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玛雅文明以及其他美洲古代文明的独特夜晚。古埃及人的除夕献灯仪式,是对神明与亲人的敬奉与纪念;萨莫色雷斯岛上,古希腊人走入黑暗中的神庙,完成神秘的入会仪式;美索不达米亚的平原上显露点点烽火;古玛雅的君主选在月色黯淡的朔日登上宝座;阿兹特克人有制定太阳历的传统,相信唯有献祭人的活心方能点燃新火,从而结束黑夜,召唤出新生的太阳……黑夜不止与古人的生活直接相关,更在无形中塑造了古人的神话、信仰与文化认知。
作者简介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