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沙哈尔教授全新作品。沙哈尔在这本书中探讨了我们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内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本书延续了他在《幸福的方法》中对如何获得内心的幸福感这一问题的追寻,通过他与他的理发师之间的简短对话,将对这一问题的探寻更加深入到生活中,超越理论,可以作为《幸福的方法》的实践版,告诉我们在平凡生活中获得幸福的小秘诀。
40段对话揭示的幸福法则。本书将泰勒和他的理发师阿维两年间在理发店进行的颇具启发性的交谈浓缩为40个简短的章节。通过泰勒与阿维简短的对话,你将同他们一起思考你和自己、爱人、孩子、友邻、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每一章都在提醒我们那些早就存在但一直被我们忽视的真理,都在提示我们收获幸福的方法 。
深刻的道理简单地讲,心理大师级叙事水平。越是深刻的道理,越需要浅显地讲。本书体现了作者作为哈佛积极心理学大师的叙事水平。他自己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也常常被贴上更知道如何获得幸福感的标签,在这本书里沙哈尔教授首先撕掉了自己身上的这个标签,他从一位平凡的理发师那里发现了接近幸福的方法。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文本,必须是来源于生活的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幸福的方法》作者泰勒·本-沙哈尔的新书。作为超级畅销书,《幸福的方法》开启了积极心理学的大门。作者在积淀多年之后,又撰写了这本《幸福的方法2》。
全书将沙哈尔教授和他的理发师阿维两年间进行的颇具启发性的交谈浓缩为40个简短的章节,每一章都在提醒我们,幸福的智慧往往近在咫尺:幸福可能是你发现了“平常事”的价值,幸福也有可能出现在生活带给你的苦难里……在本书中,作者阐述了获得幸福感的数十个小秘诀。
本书将带领你思考你和自己、爱人、孩子、友邻、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提醒你那些早就存在但一直被忽视的真理。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秘诀,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加以练习,就能让每一个人获得持久的幸福。
作者简介
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导师”。他的课程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时报》等数十家著名媒体都曾对他进行过专访和报道。沙哈尔博士目前致力于个人及组织机构的优势开发、领导力提升等研究工作。
前言
接到邀约,为沙哈尔的书写序。 喜获大作, 算是—个突如其来的幸福。细细品味书中源千生活的智慧,我感触良多。沙哈尔笔下的阿维,使我想起许多曾与我在生命中相逢,或深藏在我心中的“阿维”,普普通通的他们给我带来很多幸福和平静。
我很荣幸为这本书写序,主要是因为作者是我认识的典型知行合—的心理学家,他将知行合—的生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要从我认识他开始说起,我与沙哈尔相识千9年前,2011年至2012年,我曾邀请他来北京参加中国EAP和职业心理健康论坛和幸福工作坊,请他做主题发言并在北京师范大学给同学们做幸福课讲座。沙哈尔在哈佛大学讲授的幸福课是非常受哈佛师生欢迎的课程,对他来说为北师大学生讲幸福是轻车熟路了,但他仍然认真得超乎我的想象,甚至担心饱腹感会影响讲座效果, 连晚饭都基本不吃( 只吃了 几片鱼肉 )。讲座前教室突发设备故障,大家都在紧张地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沙哈尔却在—旁每隔两分钟左右就拿笔记录—次,当时我—直好奇他在记录什么, 直到今天翻阅他的这本书, 才忽然明白 , 那是他在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和诚挚的心去记录生活、感受生命I 书者如也, 他的这本书就是他的生活的真实再现。第二天晚上, 我请他们全家去海底捞吃饭,想让这位研究幸福的学者也体验—下员工幸福感很高的海底捞餐厅。不料刚进餐厅 , 他的两个不到 10 岁的孩子就失去了 踪影。相比我们的慌张 , 沙哈尔夫妇非常淡定, 只告 诉我们—句话 他们总会回来的。就像沙哈尔在书中“呵维的剃刀定律”—章里所写的, 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 如无必要,勿伸援手。文如其人,沙哈尔对千人际关系与亲子关系平衡的觉察细致入微 ,并总能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它。
这些年, 关于幸福的诸多问题, 我也—直在思考。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我都 没有把幸福诠释得太好, 甚至遇到很大挑战 。比如,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幸福感不高 ,自 2013 年以来在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始终在 70 名以后,最低时 112 名(共 156 个国家与地区 )。每每看到这个令人遗憾的 排名,我都 很难充分解释其原因。沙哈尔执意离开美国, 回到了 硝烟不断的祖国以色列, 为何以 色列的国民幸福感排名(中东地区第— , 全球第 13 位 )如此之高? 我也常常思考, 却没有找到答案。除去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因素, 是不是因为我们的“阿维“太少,或者我们缺少发现“阿维"的眼 睛?从—个心理学者的角度出发,我渴望人们心中有更多的“阿维"' 更多人捉有寻找、发现“阿维 " 的眼睛。这样, 我们的国民幸福感或许会上升很多。
沙哈尔在各种场合曾不止一次表达过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特别是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诠释与践行。他特别强调修身、齐家, 多次提到老子、庄子, 每次来中国都要去道观。本书很多地方的写作与 中国文化自然结缘, 读来觉得似曾相识 , 又有所不同, 他在书中写到阿维每天踉母亲打电话,特别孝顺,这正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亲亲之孝, 而他与周围人的融洽相处和他对朋友的热情帮助 , 像极了儒家的泛爱众I 四洒之内皆为兄弟, 爱在全世界相诵。尤其书中“无念无想”—章, 让我忽然同时想到卡巴金的正念、艾伦· 兰格(沙哈尔教授的硕士 导师)的专念和佛家的慈心禅,还有庄子的坐忘,尤其庄子的坐忘, 就是忘掉自己的肢体, 革除自己的知觉, 离弃了本体, 把自己本身的存在也忘掉, 这是道家为道日损的归零状态, 也是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我们不仅要每日正念, 也要在追求新异中感受专念, 更要有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此书读后的收获超越单一维度,更像穿越时空的畅游,有种静好而玄妙的感受 从自然与朴实当中修身养性,从真实生活中觉察到幸福的自然而然, 亦可从西方心理学与东方儒释道思想之中深入思考。
书中提及很多生活琐事,却蕴含了诸多心理研究成果,这也是最 打动我的地方之—。比如, 书中提及想象—头奶牛抢占了车位来帮助控制清绪 , 这种情绪替代的生活案例在一般心理学著作中并不多见。当看到“幸福是选择“ 这—章时, 我懋起了我的偶像维克多· 弗兰克尔。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新婚不久就被关进了集中营, 而后辗转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经历过亲人被残害,身心饱受摧残,受 尽了人间悲苦,但是这位伟大的犹太入在集中营中做出了重要选择, 他选择寻找生命的意义, 并在寻找慈义中成就自。己他不仅在集中营生存下来 还演绎了辉煌的人生 , 他认为, 人生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悲惨环境, 都可以选择乐观而有意义的生活。如果说维克多· 弗兰克尔是在悲渗的环境中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和生命的意义, 泰勒· 本-沙哈尔则是在岁月静好中—点—滴汇聚了幸福的海洋。在行色匆匆的茫 芒人海中, 人们很容易把自己遗忘并忽略当下。请读者们用心觉察— 下, 有多少时刻你们并没有活在当下 , 有多少时刻你们甚至忽略了春天的到来?让我们再次回到 2005 年, 哈佛大学—位年轻学者提醒世人 生命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幸福, 幸福是每一个生命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不改变环境的屑况下, 我们其实可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获得幸福。这是人类寻求幸福之路的伟大里程碑。这不仅是幸福感的觉醒, 也意昧着人们开始用更为专业的方式追求幸福。因此, 哈佛大学幸福课才会有如此的影响力, 本书作者的名字才会如此的响亮。
阅读本书, 像是开启了—场梦幻般的心灵旅程 。梦醒的时候, 我突然想感谢—下我的“阿维“,就是那位多年前在北师大北门胡同口卖早点的小伙子,每次路过他的早点铺,他都热清洋溢地招呼我: "大哥, 请您尝尝我的包子, 今天的包子和泊条很不错。“我总是脚步不停 , 头也不抬,匆匆告诉他 “我吃过饭了, 不需要。”他依然会在我背后, 热情大声地说“哥,没关系,下次,等您下次。”几乎每次路过,他 都用同样的热情拥抱我,渐渐地我被他打动,这是一份对生活热情的 感动。我时凿给大家分享职业心理健康研究成果,我试图帮助人们学 会如何去认同自己的职业,如何去热爱自己的事业,如何去寻找工作 的意义。小伙子这—句朴实的吆喝比 很多说教更有力最, 他吆喝的是热情、吆喝的是发自内心的力量。我要感谢这位卖早点的小伙子, 感谢他给予我生命的力噩与激 清。作为— 名教授, 我要大声地问同学们好, 我要热爱这个职业, 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这就是 "阿维” 带给我的,你的“阿维“在哪里?
将这本简明扼要又深入浅出的书带在身边,放在床头,或在—个美好的下午 , 泡杯茶,慢慢品昧 , 或和孩子们—起朗读,或 踉朋友们一起讨论。让我们相信, 世界原本就是幸福的!
张西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2020.4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