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永失家园》李锐散文精华全新结集。以三十三篇毕生散文精髓,追寻遗失的精神家园,展示现代汉语的纯真与优美。 编辑推荐 1. 李锐全新散文结集。三十三篇毕生散文精华,“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追寻遗失的精神家园。 2. 全书分三辑:“出入山河”、“留住真诚”和“语言自觉”。从北欧游记到往日生活散记,到关于语言自觉的省思,以蕞真诚的态度,展示了现代汉语的纯真与优美。 3.与西方的西西弗斯不同,西西弗斯是神,神是不死的。夸父是人,人是要死的。西西弗斯们以不死来抗拒痛苦。而死,却是对夸父们的永远... 2025-10-13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逆风之羽:一位女性抵抗纳粹的真实故事》面对人类社会最大的浩劫, 她用行动告诉世界:坐以待毙,才是最大的犯罪。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米尔德里德·哈耐克的曾曾侄女丽贝卡·唐纳(Rebecca Donner)。丽贝卡·唐纳是一位严肃的历史学者和写作者,曾在美国卫斯理大学、巴纳德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她走访各国档案馆进行了大量的档案研究,整理、分析家族档案中新发现的信函、笔记,创作了这部令人惊叹的叙事性非虚构作品。 哈纳克的曾外甥女丽贝卡-多纳(Rebecca Donner)利用她在德国、俄罗斯、... 2025-10-10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创造自我:七十年代生人的文学选择》为什么“阿勒泰的李娟”被读者喜爱?如何在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中理解复杂的“自我”?文学应着力呈现的,是人的力量和对大地的蓬勃热情。 编辑推荐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李娟、鲁敏、金仁顺、黄咏梅、石一枫、李宏伟、葛亮、滕肖澜、闻人悦阅、路内这些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七〇一代,他们走出五〇年代、六〇年代的“大时代”,越来越多的作品进入被讨论的范畴,他们开始让“个人”不断地“换新颜”,以“叙事个人”的力量不断创造自我。 在充满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中,“自我”已经成为全球化、都市化在个人身上的投影,进而衍生为一个哲学命题。如何理解复杂... 2025-10-10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学坏》许知远作序,牛津才女戴潍娜的“自现之书”,从那些私心喜爱的作者身上,读到他们又“坏”又可爱的一面。通过9位“剑走偏锋”的作家,进入戴潍娜的阅读世界,看到他们不羁背后的可爱。 编辑推荐 你在阅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鲍勃·迪伦、普希金、乔伊斯、波伏瓦、玛丽莲· 弗伦奇、伊藤诗织、林奕含、赫胥黎、泰戈尔;戴潍娜选取九位“剑走偏锋”的作家,展开自己的阅读世界。从一位诗人的视野出发,理解属于他们身上“反派”又“迷人”的部分。 从波伏瓦到林奕含,女性从来是一个“痛苦共同体” 二十世纪初,波伏瓦波伏娃亲历一场“精神谋杀案”,到玛丽莲创造的“压抑的世界”,再到林奕含与... 2025-10-08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允许爱情消失》缔结一段关系是一种能力,放弃一段关系是更为重要的能力。“网络妈妈”关于爱情的肺腑之书。当爱情不再是双向奔赴,允许爱情消失,才是爱自己的能力,也是向真正的爱情致敬的态度 编辑推荐 一、以毒攻毒,用爱情文学经典洗净爱情小说带给我们的错误认知 现实中的爱情,总是伤人:因阅读恋爱小说幻想完美对象,无法接受滤镜破碎后的真实模样;为了体面嫁给不爱的人,抛弃真爱;一声都不知道爱是什么,渴望用爱情证明自己、报复他人;人生意义唯有爱情,低到尘埃里去,跪着爱人,遭遇爱情的赝品……本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爱情中的弱点,拨开重重迷障。 二、在分手比爱人更难学会的时代,拥有... 2025-10-07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诠释的极限》(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符号学与诠释学理论代表作 我只不过是用一个好的神话来反对一个坏的神话。诠释的界限在哪里?它的约束与标准是什么?读者又能够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 编辑推荐 我只不过是用一个好的神话来反对一个坏的神话。 翁贝托•埃科符号学与诠释学理论代表作 诠释的界限在哪里? 它的约束与标准是什么? 读者又能够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 内容简介 对于符号学、诠释学、传播理论以及媒体研究来说,诠释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关键课题:它的界限在哪,约束与标准是什么,读者又能够拥有多少自由的程度?《阐释的极限》收录的十五篇文章专门研究了这些问题:有关于诠释学传统的... 2025-10-04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也不知道谁更疯:一名精神科医生的精神之旅》精神科医生眼中的精神科: 病人不如医生疯,医保系统更更疯? 不讲脱口秀,活不到退休后? 不管打怵还是打动,都要做个热血笨蛋,化致郁为治愈! 编辑推荐 “我在精神科从医十多年,你有什么想问?” 真是执业医生,不会读心术。讲的都是真事,不搞猎奇,只有唏嘘。 我的世界,一边是“耶稣”、狼人、活死人、疫苗先知等患者(但他们通常并没有醉鬼危险);另一边是统计上更易自杀和罹患精神障碍的同行,证据薄弱的理论和带有权宜色彩的疗法,资源越配越少、加班和检查却越来越多的体制,更有着爹家暴、妈酗酒、奶奶失智、叔叔精神病的我自己……可我还是坚持... 2025-10-03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草籽来自不同的牧场》第十三届骏马奖得主、实力派作家王小忠诚意之作,见证黄河源的坚守和蜕变,在自然法则与人性温度中寻找文明存续的答案。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万物彼此依赖;“自由是相互间的尊重与握手言欢!” 编辑推荐 八九月草籽成熟时,牧民会以混牧的方式交换草籽。牛羊成了自然的播种者,带着草籽穿梭牧场,新的草原由此诞生。交换草籽,不仅可以改善牧草的质量,还能扼制草场沙化。正如书中所言,当生态失衡,“草原有它自己的调节方法”,大自然会找到出路,人类只需遵循自然的法则。“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就要相互尊重、相互依赖”,这是自古以来的智慧,世代相传的默契。在书中,作者如实展现在严酷的生存气候和脆弱... 2025-10-02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克拉克森的农场4:自食其果》B站爆火农场真人秀 连续三季拿下豆瓣9.6高分 赔钱种地的实用指南 富豪务农的搞笑手记 25幅插图 编辑推荐 豆瓣10万 人打出9.6高分,B站700万 人点击的“电子榨菜”。 《克拉克森的农场》系列纪录片三季都在豆瓣斩获9.6的高分,横扫B站,成为无数人的“电子榨菜”。克拉克森被粉丝们昵称为“大猩猩”。书中的他更加幽默风趣、大胆辛辣,记录了亚马逊没有拍进去的许多农场趣事,粉丝们绝不能错过! 赔钱种地的实用指南,富豪务农的搞笑手记 连大麦小麦都分不清的农业门外汉、植物杀手,干啥啥不... 2025-09-30评论 阅读全文
文学 《她要自己去买花》(伍尔夫女性思想随笔集)买花是微小的独立,而独立是一场革命。她替我们说出很多不敢说的话,也让我们学会直视内心。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别忘了给自己买一束花,给生活留一份属于自己的温柔和明亮。 编辑推荐 ·买花是微小的独立,而独立是一场革命 ·《一间自己的房间》姐妹篇,同读方能洞察伍尔夫思想全貌 ·伍尔夫女性思想新编随笔集,“杀死‘屋中天使’”获得更彻底自我觉醒 ★完整脉络的女性主义宣言 从争取“要有钱,要有自己的房间”的外部条件到“杀死‘屋中天使’”的内在革命,本书承接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思想脉络,为读者勾勒出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全景图。 ★终结内心枷锁的深刻拷问 ... 2025-09-29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