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以古斯塔夫·福楼拜写给路易丝·科莱的私人书信为主线编选而成的文学作品。全书围绕“爱情与创作”“情感与孤独”“艺术与现实”三重主题展开,在深情的笔触与文学的剖析之间,呈现出一位19世纪文学大师内心极为复杂、充满矛盾却又极具深度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福楼拜的书信文字极具文学张力,介于告白、冥想与独白之间。他在字里行间展示了对爱、对肉体、对精神的挣扎,又在不安与狂热中书写下细腻的情感细节。这种书信体写法使读者得以贴近一位文学巨匠最脆弱、最赤裸的情绪状态。
“她既想死,又想去巴黎”是福楼拜代表作中最动人的句子之一,准确地提炼了女性(尤其是路易丝)面对现实、欲望与命运三重拉扯时的内心冲突。这不仅是她的困境,也是一代女性对自我认知的挣扎。
尽管这是一部19世纪的书信集,但其“以爱为名的自我怀疑”“在理想与真实之间拉扯的欲望”“不合时宜的文学理想”却极具当代感。这本书兼具视觉与语言的浪漫气质,又有思想与文学的深度,作为一本不折不扣的“文学情书”,还体现了“都市女性成长与情感独立”的思辨话题。
“她既想死,又想去巴黎”不是一句情绪化的感叹,
而是每一个觉得“当下活得太难、但又不甘心就此熄灭”的人的心声。
她经历的撕裂,正是你曾经感受过、但从未完整说出的部分。
读她,不是为了回头爱谁,是为了更清楚地看见自己。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福楼拜写给情人路易丝·科莱的私密信件,这些信件记录他们长达8年的深情往复,不仅是19世纪最动人的情书文本,更呈现了福楼拜在爱情、孤独、艺术与自我怀疑中的挣扎与剖白。
“她既想死,又想去巴黎”是福楼拜受路易丝·科莱启发,塑造包法利夫人爱玛的原话,也是这本书最动人的注脚——献给每一个渴望逃离,却又被生活困住的人。
这不是一部虚构小说,而是真实情感的档案;它不仅是爱情文学,更是一个作家如何将爱淬炼成语言的纪实。
作者简介
[法]古斯塔夫·福楼拜
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
法国小说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著名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布瓦尔和佩库歇》等。他对19世纪末及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现实主义文学宗师,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高牧
自由译者,旅居法国,长期从事法语图书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自然史》等。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