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对华印象(全10册)老外眼里的中国,带你从另一个角度看近代中国 不一样的视角,看不一样的近代中国

    近代世界对华印象(全10册)老外眼里的中国,带你从另一个角度看近代中国 不一样的视角,看不一样的近代中国

     

    内容简介

    《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为翻译作品,原书为《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描写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情形。《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既有对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等情况的描写,也有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小客栈、外国商人等情况的描写。总之,《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是一部了解二十世纪上叶中国社会的佳作。

     

    《燕京胜景》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赫伯特·克莱伦斯·怀特对北京70多个景观的介绍,全书配有每处景观的图片。全书以建筑风景为主,包括颐和园、圆明园、西山戒台寺、长城等名胜古迹,同时也包含少部分人物照。现在照片中许多古迹已灰飞烟灭,更凸显出《燕京胜景/近代世界对华印象》的文献价值。

     

    《拓商先锋中国行》描述19世纪60年代末期一位英国商人探险家,从汉口出发沿着长江很后到达四川的探险过程。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重新体验探险家的探险过程,还可以透过探险家的眼睛,了解19世纪60年代,从长江到四川的风俗民情与社会状况,以及沿途的自然景观。

     

    《穿越扬子江峡谷》记录了阿奇博尔德·约翰·利特尔在十九世纪80年代,乘船由武汉到重庆的考察经历,具体内容有宜昌及其市郊、扬子江帆船、夔州、丰都与涪州、重庆初印象等等。书中不仅描写了沿路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描写了清朝末期的人文情况。可以说,本书是一本研究清代末期自然与社会的佳作。

     

    《贝思福考察记》是查尔斯·贝思福1898-1899访华后对中国的描述。作者描写了到达中国后拜访北洋大臣、被邀请参观旅顺港、拜访总理衙门、参观天津、唐山、烟台、威海、上海、南京、汉口等地的情况,还描写了中国的军队,俄国对中国的渗透,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等等。

     

    《随军六月记》内容为第1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士兵的笔记。作者在书中回顾了中英贸易,在新加坡的见闻,舟山之战,占领定海,进攻北直隶,中国的民居,定海的状况,清朝官员,穿鼻之战,与琦善的谈判,调查长江等。《随军六月记》历史价值较高,曾被一些著名的学术作品引用。

     

    《中国图像记》是毕晓普夫人拍摄的照片,有乡村的桥、花园、福州的塔、北京到四川首府成都雄伟的石头大道、南方的客家农舍等等,并附有对照片所涉景物的介绍。这本书包含着清朝末期中国人以当时的生存环境与生活习惯的真实信息,尽管形式有些简单,但对于更好地理解清朝末期社会可能会有帮助。

     

    《我的朋友中国人》原作者为美国人卡尔·克劳,他曾长期在中国经商生活。本书描写了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见闻,有饮食、黄包车夫、知识分子、邻里之间等。作者通过自己的叙述,在书中为中国人辩护,同时也驳斥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本书语言诙谐,读起来妙趣横生,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与生活。

     

    《北京纪胜》是20世纪20年代裴丽珠对北京的北海、景山、城墙、天坛、先农坛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介绍。作者采用风景与历史、现状交融在一起的描写方式,虽然为外国人所写的关于北京的游记,但接近可以使读者对上世纪初期的北京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在中国生活和运动》作者奥利弗G.雷迪曾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本书是主要描写清代末期,在华外国人在中国打猎、运动与游玩等。通过本书,读者既可以看到清代末期在华外国人是如何生活和娱乐,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也同样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社会的图景。

    获取正版《近代世界对华印象(全 10 册)》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05-0416:52: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10504161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