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前十天 感受二战前夕的惊心动魄与阴差阳错

    二战爆发前十天 感受二战前夕的惊心动魄与阴差阳错

     

    编辑推荐——慧眼看PDF电子书

    所有人都在有意地阻止战争,却在无意中推动了战争!

    二战其实可以避免?看各国领导人如何错失规避二战的最后时机!

    ◆理查德·奥弗里囊括四大历史学殿堂级奖项:沃尔夫森历史奖、坎迪尔奖、赫塞尔-蒂尔特曼奖、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奖。

    ◆沉浸式感受二战前夕的惊心动魄阴差阳错
    ◆这本异常清醒、简洁而有说服力的作品,讲述了从《苏德条约》的签订到英法向德国宣战十天内极富戏剧性的战前时光。——《华盛顿邮报》

    ◆奥弗里称得上研究二战伟大的历史学家。——《星期日泰晤士报》

    ◆为什么希特勒会放弃原定在1939年8月26日对波兰的进攻?为什么德国与西方的和解机会一度掌握在一个瑞典商人之手?

    ◆为什么英国德国下的战前通牒没有规定答复日期?为什么闪击波兰两天以后,英法才迟迟对德宣战?

    内容简介——慧眼看PDF电子书

    1939年,欧洲局势急转直下,但各国领导人都在极力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英法绥靖主义者一直梦想实现世界争端“大和解”;就连希特勒也只想发动对波兰的局部战争,避免一场直面英法的世界大战。而讽刺的是,双方领导人为遏制战争而进行的频繁交手,却在无意间把人类推向了二战的深渊。

      第一回合:  

    德国:希特勒用《苏德条约》威慑英法,使其放弃援助波兰

    英国:一改对德妥协的政策,同波兰签署了《互助条约》

    结果:希特勒措手不及,被迫取消8月26日对波兰的进攻

     

      第二回合:  

    英国:主动外交出击,授权瑞典商人促成英德和谈

    德国:瑞典商人产生反效果,希特勒断定英法不会对德宣战

    结果:9月1日,德国发动波兰闪击战

     

      第三回合:  

    法国:寄希望于墨索里尼能劝说希特勒重启和谈

    英国:用“最后通牒”逼迫德国从波兰退兵

    德国:希特勒自认看破了英法的“虚张声势”,拒绝退兵

    结果:英法对德正式宣战,二战爆发

    翻开本书,沉浸式感受二战前夕的惊心动魄与阴差阳错!

    作者简介——慧眼看PDF电子书

    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 Overy

    英国当代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不列颠学会会员,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BBC历史类节目的顾问。毕业于剑桥大学,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女王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和艾克赛特大学。

    奥弗里著作等身,尤其是在20世纪战争史方面,已撰写超过25部作品,其中包括《独裁者们》,该书获沃尔夫森奖和赫塞尔-蒂尔特曼历史奖,  《轰炸战争:欧洲1939-1945》获得坎迪尔历史奖,还有饱受赞誉的《同盟国为何胜利》,以及《战争之路:二战的起源》、《不列颠之战:传说与现实》、《战争:一百场战役的历史》、《审问:在同盟国手里的纳粹精英》等。同时他还是《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和《牛津二战史》的主编。凭借对军事历史领域的一系列重大贡献,他还获得了美国军事史学会颁发的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奖。

    目录——慧眼看PDF电子书

    前言

    第一章 序幕:波兰、德国和西方

    第二章 时间耗尽:8月24日—26日

    第三章 夹缝中的波兰:8月27日—31日

    第四章 局部战争还是世界大战:9月1日—3日

    第五章 和谈失败:9月3日

    第六章 总结:为何战争会爆发

    附录一 “白色方案”指令

    附录二 第一号作战令

    注释

    在线试读——慧眼看PDF电子书

    第一章 序幕:波兰、德国和西方(节选)

     

      1933年,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出版了《未来世界》一书,该书对未来五十年的世界大事做了预测。他的核心预言是欧洲将在不远的将来爆发一场“终结之战”。他预测的战争爆发的日期是1940年1月,战争的导火索是发生在但泽的一个小事件:一名波兰犹太商人在中央车站被一个年轻的纳粹党人枪杀,原因是后者误将这个波兰人调整坏假牙的奇怪动作当成是在嘲弄第三帝国的一位代表。在威尔斯的故事中,这一事件只不过是一缕将欧洲对抗和猜忌的火药桶点燃的火花,但其结果却是战争在两天之内吞没了整个欧洲。威尔斯认为:“紧张局势已经上升到了这样一种地步,灾难在此时似乎成了一种宽慰,欧洲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将自己撕扯得粉身碎骨。”

    1939年秋天,与小说中极度相似的事情发生了,在德国占领但泽的三天内,欧洲战争爆发,只比威尔斯所预计的提前了四个月。战争的起因是德国要求归还在一战中被占领的德国城市。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两天后英法对德宣战,由此演变为世界大战。这场冲突的表面原因掩盖了一个事实:由于一战末建立的国际体系已经走向崩溃,欧洲秩序在1939年时已经处在了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中。1939年9月发生的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事件背后的原因远比但泽地区的归属之争复杂得多。8月24日,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告诉下议院,如果这场战争注定要来,那么它一定不是“为了他国一个遥远城市的政治未来而战”,而是为了维护国际法规的基本原则。早在1939年5月23日,在为筹备对波兰开战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阿道夫·希特勒告诉他的军事指挥官,这场战争并不是为了但泽,“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向东扩大生存空间和确保粮食供应安全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欧洲秩序日渐混乱,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解释战争为何在1939年9月爆发。当时,经济危机爆发,专制独裁崛起,意识形态分化严重,民族主义争斗不休,国际联盟为维护和平所做的努力冰消瓦解,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才让这场重大的冲突变为可能。虽然波兰独立只是二战爆发的表面原因,但我们也只有在1939年这场决定波兰未来的冲突中,才能找到导致战争的直接因素。最重要的是,波兰毫不妥协,拒绝向其强大的邻国德国做出任何让步,这使战争几乎成为必然。1939年5月,一位英国外交部的官员写道:“波兰是欧洲唯一能够并愿意拼命抵抗德国侵略的国家。”

    获取正版《二战爆发前十天》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01-0923:55: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0010923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