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外两万里》一位英国女作家笔下的晚清市民生活。一个外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重新认识辛亥巨变前夕的晚清社会。勾勒晚清市井百态,理解复杂的历史轨迹,从读懂芸芸众生的悲欣开始。 历史

《紫禁城外两万里》一位英国女作家笔下的晚清市民生活。一个外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重新认识辛亥巨变前夕的晚清社会。勾勒晚清市井百态,理解复杂的历史轨迹,从读懂芸芸众生的悲欣开始。

  编辑推荐 被遗忘的百年经典,首次中文翻译出版; 勾勒晚清市井百态,深入理解巨变时代的社会肌理。 内容简介 1907-1909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英国女作家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壮游,她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记录当时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人,写下十九封长信向远在英国的友人介绍自己在这个东方大国的经历与见闻。 在上海登陆后的第一站,她去了山东芝罘,为接下来的中国之旅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北京开始,她的旅...
阅读全文
《大清团练》全景展现晚清团练运动曲折进程;揭秘非正规军团练如何为清政府续命,又如何最终加速“传统国家的崩溃”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还原“办团大臣”曾国藩和李鸿章崛起之路 历史

《大清团练》全景展现晚清团练运动曲折进程;揭秘非正规军团练如何为清政府续命,又如何最终加速“传统国家的崩溃”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还原“办团大臣”曾国藩和李鸿章崛起之路

  编辑推荐 1. 大历史观:把晚清团练运动放在“传统国家的崩溃”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节点上加以观照,考察其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2. 全景写作:以《清实录》《筹办夷务始末》《曾国藩全集》《李鸿章全集》《太平天国史料汇编》、地方志等主要文献为据,编缀史料,全景式展现晚清团练运动曲折进程; 3. 关注个体:关注宏大历史时空中的个体命运,以作家的悲悯情怀感知乱世中个体生命的...
阅读全文
《实说太平天国》(增订本)一部实话实说、全景式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的专著,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将太平天国从兴起、挣扎、衰落到灭亡的历程娓娓道来。 历史

《实说太平天国》(增订本)一部实话实说、全景式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的专著,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将太平天国从兴起、挣扎、衰落到灭亡的历程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1851年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晚清局势,也影响了世界进程,多年来,这段历史一直为人关注。这场战争有其进步性,但同样给普通百姓,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无数苦痛。随着新史料的披露以及史学理论的更新,人们对这场战争不再止于公式化的评述,而更趋客观公正,与此同时,读者也想看到更真实、多面向的历史。《实说太平天国》便是这样一部实话实说、全景式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的专著,作者盛巽昌...
阅读全文
《失败:1891—1900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改革与保守、现代与帝制、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 全球视野下,19世纪最后十年 历史

《失败:1891—1900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改革与保守、现代与帝制、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 全球视野下,19世纪最后十年

  编辑推荐 1. 本书关注的是晚清变局(中国遭遇世界)这一经典话题,文字优美,叙事严谨,将清国放在东亚全局局势之下,力争还原当期清、日本、俄国、朝鲜、西方国家各方势力的表现和角逐,回归事件现场,考证中外人物,勾勒出百科全书式的历史群像。作者的突破之处在于以全球视角来重新观看帝国遭遇危机时的应对和失败图景,对大家习以为常的历史叙事提供了新的思考面向。 2. 本书的作者李礼曾是《东方历史评...
阅读全文
《沉没的甲午:北洋悲歌与晚清大败局》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纪念 读懂晚清困局及变革的底层逻辑与历史教训。一部集合大量原始档案、细致田野调查、最新研究成果的甲午战争史。 历史

《沉没的甲午:北洋悲歌与晚清大败局》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纪念 读懂晚清困局及变革的底层逻辑与历史教训。一部集合大量原始档案、细致田野调查、最新研究成果的甲午战争史。

  编辑推荐 1.史料丰富,真实可信 作者陈悦是著名海军史、船政史、甲午战争史专家,福建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大鹿岛甲午黄海海战纪念馆馆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生导师。他专研甲午战争多年,手中资料丰富,具权威性。此次引用的资料中增加了部分日本防卫省防卫史料研究所中收藏的清军档案及其他日本保存的史料,增加不少其他专家的田野调查结果,文本上整体有很大提升...
阅读全文
《慈禧太后》解读“无冕女皇”的传奇人生  全景再现晚清中国的政治风云  从女人家到政治家,风雨飘摇的晚清因何选择了她?只有读懂了慈禧,才能读懂晚清。 传记

《慈禧太后》解读“无冕女皇”的传奇人生 全景再现晚清中国的政治风云 从女人家到政治家,风雨飘摇的晚清因何选择了她?只有读懂了慈禧,才能读懂晚清。

  内容简介 解读“无冕女皇”的传奇人生 全景再现晚清中国的政治风云 从女人家到政治家,风雨飘摇的晚清因何选择了她? 只有读懂了慈禧,才能读懂晚清。 慈禧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她是晚清的最高统治者,是皇权路上不甘屈居男人背后的传奇女性,更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在西方人的眼中,有时她是“嗜血的老泼妇”、“冷酷的巫婆”,有时又被视为是与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并列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
阅读全文
《山河变:晚清的失序、冲突与衰亡》当大门被打开,山河撼动、江山渡劫,晚清面临失序、冲突和衰亡,摇晃的帝国将何去何从?知名历史学者袁灿兴重磅新作,剖析大小人物的隐秘心理,揭示巨变后的社会动因 历史

《山河变:晚清的失序、冲突与衰亡》当大门被打开,山河撼动、江山渡劫,晚清面临失序、冲突和衰亡,摇晃的帝国将何去何从?知名历史学者袁灿兴重磅新作,剖析大小人物的隐秘心理,揭示巨变后的社会动因

  内容简介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扩张的冲击、社会问题长期累积形成的危机及严重的政府失能等层出不穷的状况。新老问题汇集,而大清帝国却如同疲惫的老马,力不从心,僵而不死,勉强维持着。经由无数小事件汇聚成的巨变,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崩溃。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开始,通过碰撞、叛逆者、自强、变法、开战、烽火、互保、溃败、革命九个章节,深入探讨晚清社会巨变背后的复杂动因,展...
阅读全文
《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一部关于中美之间早期教育交流的历史。以唐绍仪、梁敦彦、梁如浩、蔡绍基、詹天佑等典型留美幼童在动荡的时局里,如何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改变中国的经济、教育、外交和政重大务的往事 历史

《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一部关于中美之间早期教育交流的历史。以唐绍仪、梁敦彦、梁如浩、蔡绍基、詹天佑等典型留美幼童在动荡的时局里,如何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改变中国的经济、教育、外交和政重大务的往事

  编辑推荐 1872-1875年间,清政府遴选了120名幼童,远赴美国留学,旨在让这些幼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技术,以对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唤醒沉睡中的文明古国,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这是中国近代*早的一次官派留学计划。 本书完整细腻地描绘了幼童在美留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以及因留学计划的搁浅而中途召回,这些幼童在回国之后的种种人生经历。书中再现了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这些幼童中代表,唐...
阅读全文
《清季上海的美国人(1898—1905)》1898年底,上海美商与传教士等共建美国中华协会,这是旅华美侨首次有组织地联合。作为新亮相的晚清政局亲历者,该会对中国问题多有特殊的见解与判断。 历史

《清季上海的美国人(1898—1905)》1898年底,上海美商与传教士等共建美国中华协会,这是旅华美侨首次有组织地联合。作为新亮相的晚清政局亲历者,该会对中国问题多有特殊的见解与判断。

  编辑推荐 ·挖掘一手档案,综合运用多种材料 搜集藏于美国各地的珍贵档案,综合运用海内外多种报纸和外交文档。其中包括多种国内罕见的材料,如《美华协会会刊》《美亚协会会刊》等。 ·以小见大、独辟蹊径,丰富清末旅沪美侨和中美民间外交研究 本书以清末中美民间外交为研究主题,以1898年在上海成立的美华协会为切入点,关注较少有人涉及的清末在华美国人,进一步解释晚清时期美侨如何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
阅读全文
《王朝的余晖:淮军1862—1900》清王朝最后的军事支柱,李鸿章乱世之中创建淮军的历史传奇;烽烟四起、浮沉跌宕,李鸿章与淮军纵横晚清政治舞台的四十年;见微知著、气象恢弘 历史

《王朝的余晖:淮军1862—1900》清王朝最后的军事支柱,李鸿章乱世之中创建淮军的历史传奇;烽烟四起、浮沉跌宕,李鸿章与淮军纵横晚清政治舞台的四十年;见微知著、气象恢弘

  编辑推荐 梁启超在1901年写道,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十九世纪下半叶,在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李鸿章与其组建的淮军内剿外征,几次挽狂澜于既倒,一步步走到历史舞台中央,留下清朝历史的最后一抹余晖。面对亘古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是清王朝的拯救者,还是历史巨轮的绊脚石? 动荡、机遇、权谋、大势……淮军四十年的兴衰过往,不仅是一个人和一支军队的神话,更是近代中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