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绸之路的绝唱:广东十三行 清政府闭关政策下仅存的海上丝绸之路,世界贸易的枢纽和清朝经济命脉

    古代丝绸之路的绝唱:广东十三行 清政府闭关政策下仅存的海上丝绸之路,世界贸易的枢纽和清朝经济命脉

     

    编辑推荐

    相对于以往的广东十三行著作,本书材料和内容都比较新颖,并有几处可资探讨的新成果:

    一是基于中国、葡萄牙、英国史料,梳理了广东十三行的起源问题,分析了曹雪芹家族在清朝初年重建粤海关和十三行中起的作用,以及广东十三行对《红楼梦》的影响。

    二是基于清朝官方、天地会史料,发掘出广东十三行与天地会,从而揭示出广东十三行参与反清复明和太平天国活动的内幕。

    三是基于中国、英国史料,完整再现了广东十三行一步步参与鸦片走私贸易的过程。

    四是通过研究欧美各国的相关专著,分析了广东十三行在大北方战争、三十年战争、荷兰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等西方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展现了广东十三行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无与*比的重要地位。

    五是基于中国和英国史料,分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破产,以及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解散广东十三行的真实原因:英国在第一次英缅战争后努力发展阿萨姆茶叶产业,因此逐渐不再需要从广东十三行进口茶叶,反而将广东十三行视为需要打压的竞争对手。

    内容简介

    广东十三行起源于明朝末年与葡萄牙等国的商贸往来,清朝统一台湾后放松海禁,康熙皇帝责成户部和内务府组建粤海关等外贸机构重建广东十三行,由财力充裕、有外贸经验的商人担任行商。十三行的潘、伍、卢、叶四大行商,潘有度、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号称“广州四大富豪”,其家产总和比当时的国库收入还要多,是货真价实的“富可敌国”。十三行被誉为“天子南库”,一度在中国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仅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现存的关于十三行的历史资料特别是档案文献,比西方国家要少,但本书基于中国、葡萄牙、英国等国史料与欧美各国的相关专著,发掘出十三行与天地会的秘密关系,其参与反清复明和太平天国活动的内幕;以及十三行对《红楼梦》,大北方战争、三十年战争、荷兰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等西方战争的影响;完整再现了十三行参与鸦片走私贸易的过程,并且重现了十三行在清朝中后期历经沧桑后由极盛转向衰落的过程。

    作者简介

    罗三洋,男,1979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1985年随家人移居北京,毕业于北京市八一中学。1998年赴德国留学,就读于海德堡大学,留学期间翻译了约达尼斯《哥特史》,并在网络论坛上发表连载《上帝之鞭——欧洲民族大迁徙史话》,受到读者好评。2006年回国后,出版有著作《欧洲民族大迁徙史话》《梦断三国》《柔然帝国 (西向天狼丛书)》《罗马的黑人皇帝》,译著《哥特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袁本初密码——东汉帝国掘墓人与三国大势揭幕》等。

    目录

    前言  当中国商人掌控世界贸易时

    第一章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第二章 欧洲航海家与中国海贼王

    第三章 “皇商”的失败与“公行”的兴起

    第四章 “哥德堡”号的奇幻漂流

    第五章 一口通商的危与机

    第六章 美国之父,欧洲之父

    第七章 停滞的帝国,糊涂的使臣

    第八章 当无限公司遭遇有限公司

    第九章 宁为一条狗,不为行商首

    第十章 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的商业巨子——广东十三行与天地会

    第十一章 高价画家、廉价劳工与免费医生——广东十三行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十二章 火烧十三行,越烧越排场

    第十三章 青年富二代之烦恼

    第十四章 染血的红茶

    第十五章 孽海花——罂粟的罪恶诱惑

    第十六章 红与黑——林钦差与伍浩官的终极博弈

    第十七章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与广东十三行的解散

    第十八章 从旧金山到上海——广东十三行的转型

    尾声 辛亥革命与广东十三行的湮灭

    前言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增长率长期名列世界之首,可谓全球化商业浪潮中的执牛耳者。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80年到2017年的38年间,中国大陆的 GDP 总量从 3051 亿美元上升到 12.7 万亿美元,人均 GDP 从252 美元上升到8836 美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商人的财富与日俱增。据《福布斯富豪榜》,从 1980 年到 2017 年的 38年间,中国大陆个人净资产超过 10 亿美元的富豪从 0 位上升到 334位,中国香港有68位,中国台湾有29位,“大中华区”的亿万富豪数量首度超过美国,名列世界第一。另据《胡润富豪榜》,2000 年中国大陆个人净资产超过 10 亿美元的富豪仅有2位(还都是将整个家族财产合并统计的结果),2017年则已多达594位。

    现代中国人经商何以如此成功?要知道,就在不到半个世纪之前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中国大陆居民还处于“谈商色变”的状态,参与经商者被视为“投机倒把”的社会蛀虫,动不动就会沦为“割资本主义尾巴”运动的牺牲品,贫农和工人则被视为最为光荣的职业。当八十年代的“下海潮”席卷神州大地的时候,大部分“下海者”都毫无经商经验,也无法从亲友那里获得经商的知识秘诀,原始资本更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就是这群一穷二白的商业“菜鸟”,却在三十多年内就发展为全球第一大富商集体。在骄傲之余,中国商人自然抚今追昔,试图在历史中寻觅令现代中国商业富强的奥秘。

    但是,面对悠久的中国商业传统时,现代中国商人的看法却非常不一致。

    中国古代从不缺乏成功的商人,但是儒、释、道、法等主流哲学思想全都不推崇经商。“孔子罕言利”,而且还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商人因此被儒家视为典型的小人。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名言:“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结果是,孔子欣赏的弟子颜回按照孔子的教导,认真学习,走“学而优则仕”的公务员道路,但是总也不成功,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不听孔子教导的另一位弟子端木赐(子贡)走上了“货殖”的经商道路,由于擅长预测商业发展趋势,很快成为巨富,并受到各诸侯国君的赏识,“常相鲁卫”,孔子临终前都只能把后事托付给他。先秦思想家如商鞅、庄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也大多对商人持否定态度,只有管仲、范蠡等寥寥几人持肯定态度。此后,中国历代政权大都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并不能阻止商人地位的上升。到了宋元明时期,已经有很多儒生也开始为商人辩护了,就连朱熹和王阳明等儒家泰斗都认为商人对社会有进步作用,没有必要歧视他们。但是,由于商业传统从来不属于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所以中国商人中必然含有一些社会底层的文化特征,难免被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知识分子所蔑视,甚至不屑于在史书、地方志和家谱里提到商人。

    获取正版《古代丝绸之路的绝唱:广东十三行》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08-0123:00: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00801237203.html